針對細胞Furin蛋白酶研發 抗新冠病毒之潛力新穎藥物

研究團隊鎖定調控病毒感染及複製的關鍵宿主分子進行抗病毒藥物之研發。發現細胞中Furin蛋白酶可切割新冠病毒之棘蛋白(Spike),對棘蛋白所引發之細胞融合(Syncytium)至關重要。進一步針對Furin蛋白酶為標的,進行抗病毒藥物之開發,找到兩個Furin蛋白酶抑制劑,能分別經由阻斷病毒進入細胞及抑制病毒RNA轉錄,有效抑制包括D614G變異株之新冠病毒在宿主細胞中進行複製及感染所引發的...

風險態度與防疫行為

我們透過調查實驗來檢視不同的疫苗研發公司國別是否與如何影響台灣民眾施打疫苗的意願。我們已於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執行完成調查實驗兩次。我們發現,在其他條件不變下,和控制組比較,當接收到中國公司研發的疫苗資訊時,個別民眾的COVID-19疫苗接種意願會顯著下降,但若接收到台灣、美國與德國公司的則分別沒有影響。同時,本研究還發現:在其他條件不變下,即使在實驗操弄中控制了COVID-19...

誘餌抗體ACE2-Fc

與楊泮池校長的團隊開發出誘餌抗體ACE2-Fc,研究結果顯示此抗體可阻斷感染並清除感染細胞,還可望進一步預防感染,此研究成果於2020年11月登上國際期刊EMBO分子醫學(EMBO Molecular Medicine),並取得美國臨時專利。

建立跨境相關性與本地利基的 國際夥伴關係

國際合作子計畫已建立整合性國際合作框架與針對特定議題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專案研究小組。目前本子計畫已針對主題及機構辦理多場網路研討會,並舉辦大型國際線上實體混成研討會。於建立國際競爭力的專案研究小組中,子計畫主持人黃韻如與國立新加坡大學建立「COVID-19 妊娠」之國際合作,以了解 SARS-CoV-2的母胎傳播機制和人類胎盤的免疫屏障功能並發表論文,且獲得美國 nanoString 公司...

新冠肺炎疫苗的開發

1. 開發以去活化SARS-CoV-2病毒做為疫苗:     已完成病毒基因穩定性測試,並將去活化病毒條件確立,包括去活化後以電顯確認病毒型態的完整性。已開始去活化病毒的免疫反      應。後續會依實驗結果進行病毒攻讀實驗。 2. 開發基於SARS-CoV-2受體結合區(RBD)的疫苗:     已確認所設計的RBD可引發中和抗體的產生,論文已發表。目前在建立follicular d...

以數學模型評估醫療資源可及性於 COVID-19疫情中的時空變化

防疫醫療資源的配置和空間分布影響著防疫單位對於疫情管控的能力。在COVID-19這種傳染性高的流行病疫情中,染病人數會隨時間快速改變,所以醫療資源需求在每個時間點都不盡相同。換言之,必須考量到疫情的動態發展,以及其所導致的需求動態變化,才能夠合理地評估醫療資源供需情形。因此,本團隊開發了名為Epi-RA的模型,整合了地理學中的浮動服務範圍(Floating catchment area, F...

台灣以個案及族群為基礎之防疫介入效益評估

本計畫另針對台灣158名個案進行分析,發現單獨使用以個案或族群為基礎的防疫措施並不足夠抵擋流行產生,僅能將病例再生數由2.5下降至1.53 (信賴區間:1.50至1.57)或1.30 (信賴區間:1.03至1.58),而合併使用兩種防疫介入措施則能使病例再生數下降至0.85,此結果解釋了台灣能成功防疫的可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