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glish
  • 關於我們
    • 目標與任務
    • 中心團隊
    • 未來規劃
  • 防疫科技研發成果
  • 可授權技術
  • 聯繫我們
  • 最新消息
  • 首頁
  • 防疫科技研發成果

台灣以個案及族群為基礎之防疫介入效益評估

分享

防疫科技研發成果

  • COVID-19大流行下之建議 放寬社交距離防疫措施之疫情解封指數
  • 針對細胞Furin蛋白酶研發 抗新冠病毒之潛力新穎藥物
  • 風險態度與防疫行為
  • 誘餌抗體ACE2-Fc
  • 建立跨境相關性與本地利基的 國際夥伴關係
  • 更多

台灣以個案及族群為基礎之防疫介入效益評估

計劃主持人 : 陳秀熙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公衛學院流行病學及預防醫學研究所

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防疫科學研究中心

• 成果摘要

本計畫另針對台灣158名個案進行分析,發現單獨使用以個案或族群為基礎的防疫措施並不足夠抵擋流行產生,僅能將病例再生數由2.5下降至1.53 (信賴區間:1.50至1.57)或1.30 (信賴區間:1.03至1.58),而合併使用兩種防疫介入措施則能使病例再生數下降至0.85,此結果解釋了台灣能成功防疫的可能原因。

• 成果內容

台灣為全球未使用封城或關閉學校等嚴格防疫措施卻能成功控制疫情的少數國家之一。台灣主要介入措施包含兩類,(一)以個案為基礎:個案偵測及隔離、追蹤並檢測具症狀近距離接觸者極近距離接觸者居家檢疫,(二)以族群為基礎:廣泛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及勤洗手。(如圖)

圖:台灣主要介入措施

本計畫利用台灣158名個案進行分析,發現單獨使用以個案或族群為基礎的防疫措施並不足夠抵擋流行產生,僅能將病例再生數由2.5下降至1.53 (信賴區間:1.50至1.57)或1.30 (信賴區間:1.03至1.58),而合併使用兩種防疫介入措施則能使病例再生數下降至0.85,此結果解釋了台灣能成功防疫的可能原因。(Reference: Ng, T. C., Cheng, H. Y., Chang, H. H., Liu, C. C., Yang, C. C., Jian, S. W., ... & Lin, H. H. (2021). Comparison of estimated effectiveness of case-based and population-based interventions on COVID-19 containment in Taiwan. JAMA internal medicine.)

 

• 成果亮點及應用

單獨使用以個案或族群為基礎的防疫措施並不足夠抵擋流行產生,無法將病例再生數下降至1以下,合併使用兩種防疫介入解釋了台灣能成功防疫的可能原因。

  • Address: 11571 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一段130巷99號C127室
  • Phone: 02-2652-2677轉14
  • Email: dcc@biip-dcc.org

Copyrights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by Research Center for Epidemic Prevention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