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跨境相關性與本地利基的 國際夥伴關係
計劃主持人 : 黃韻如教授/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
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防疫科學研究中心
國際合作子計畫已建立整合性國際合作框架與針對特定議題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專案研究小組。目前本子計畫已針對主題及機構辦理多場網路研討會,並舉辦大型國際線上實體混成研討會。於建立國際競爭力的專案研究小組中,子計畫主持人黃韻如與國立新加坡大學建立「COVID-19 妊娠」之國際合作,以了解 SARS-CoV-2的母胎傳播機制和人類胎盤的免疫屏障功能並發表論文,且獲得美國 nanoString 公司 2020 nanoString 太平洋空間生物學研究獎。
1. 建立國際合作框架
A. Theme-Based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Partners (PI-initiated):
(1) 於 2021 年 1 月 25 日推出人工智能導向之藥物篩選網路研討會(AI-Driven Drug Re-positioning Webinar),台灣大學與新加坡大學人工智能研究專家分享研究成果,強化研究人員及核心技術相關產業之國際媒合,亦加強兩校之間國際交流。
(2) 目前持續針對分項子計畫研究主持人之領域專長及其研究目標與方向進行媒合。媒合方式根據研究主題或核心技術,與國際合作對象進行配對,以增加國際合作的機會及延伸人脈觸角。
B. Institutional Level Partnership:
(1) 本子計畫已確認 3 個國際合作機構,分別為國立新加坡大學、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法國 Inserm,於 2020 年至 2021 年著重於與國立新加坡大學的媒合及交流,目前已與 ID-TRP (Infectious Disease Translational Research Program)團隊取得聯繫,及進一步商談簽署合作意向書。
(2) 機構媒合活動:本子計畫推出新冠病毒亞太網路研討會系列(Fighting COVID-19 webinar series),強化研究人員及核心技術相關產業之國際媒合交流,於11月辦理3場累計超過百人次參與,並上傳至 YouTube 供交流參考。
a. How Biomarker Discovery Aides in Pandemic第一場於 2020 年 11 月 10 日舉辦,講者包含台大李建璋副教授。
b. The New Therapeutics 第二場於2020年11月17日舉辦。
c. The Next Treat, the Next Wave 第三場於2020年11月25日舉辦,講者包含台大葉秀慧教授及陳慧文副教授。
(3) 大學社會責任與媒體曝光度:
a. 子計畫Jean-Marc Egly 教授於疫情期間多次於法國媒體發表對台灣防疫成效之社論,爭取曝光。
b. 子計畫主持人黃韻如教授帶領團隊(賴育宏博士及國際研究子計畫專任研究助理鄭如韻醫師)自2020年12月起投書 Ettoday雲論,針對台灣及新加坡兩地防疫措施發表多篇深度分析獲得廣大迴響(截至2021年2月27日止共發表9篇)。
C. Diplomatic Connections:
(1) 子計畫主持人黃韻如教授於 2021 年 2 月 10 日與駐新加坡大使共進餐敘,並對新加坡與台灣之防疫政策進行交流。
(2) 與國立新加坡大學楊潞齡醫學院內科教授及感染科醫師 Dale Fisher 共同撰文評論台灣的邊境管制措施(中文版,英文版)。
(3) 與歐洲台灣生技協會創辦人及前駐以色列秘書就國際觀點共同撰稿評論台灣生技產業現況。
(4) 舉辦 “Facing COVID-19 and Beyond” 線上實體混成國際研討會。
2. 專案研究小組建立:
A. 與國立新加坡大學建立了「COVID-19妊娠」之國際研究合作,以了解SARS-CoV-2的母胎傳播機制和人類胎盤的免疫屏障功能,並已有論文發表(Mechanisms and evidence of vertical transmission of infections in pregnancy including SARS‐CoV‐2 (AP Mahyuddin, A Kanneganti, JLJ Wong, P Sharma Dimri, LL Su, A Biswas, SE Illanes, CNZ Mattar RY‐J Huang M Choolani. (Co-corresponding author) First published: 12 June 2020 https://doi.org/10.1002/pd.5765)。
B. 這項國際合作項目已獲得美國nanoString 公司2020 nanoString太平洋空間生物學研究獎(2020 nanoString Pacific Spatial Biology Research Grant),獲獎項目名為「通過空間剖析分析母胎界面,探索病毒進入胎盤及免疫屏障機制」。
- 會議內容:
針對 SARS-CoV-2 等新興感染疾病的公共政策、面對 COVID-19 等新興感染疾病的台灣經驗、COVID-19 的流行病學研究、傳染病的經濟和社會會學研究,也包含了傳染病的篩驗、治療及預防研究。
- 邀請國家:
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義大利、西班牙、法國、英國、瑞士之學者擔任 Keynote 講者及圓桌會議與談人。
- 諮議委員會:
陳建仁(台灣前副總統)、張上淳(台灣大學副校長)、吳明賢(台大醫院院長)、陳培哲(中央研究院院士、醫學院教授)、楊泮池(中央研究院院士、醫學院教授)、Egly Jean-Marc(法國科學院院士、NTU醫學院講座教授)。
- 籌備委員會:
陳佳慧(醫學院教授)、盛望徽(醫學院教授)、葉秀慧(醫學院教授)、張淑媛(醫學院教授)、黃韻如(醫學院教授)、沈湯龍(生物資源與農業學院教授)、李財坤(醫學院教授)。
- 會議亮點:
科技部生科司司長陳鴻震出席會議致詞,前副總統陳建仁及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為台灣的防疫政策演變及流行病學做了詳盡的解釋,玉山學者Egly Jean-Marc教授及前校長楊泮池更讓圓桌會議的討論更加圓滿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