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glish
  • 關於我們
    • 目標與任務
    • 中心團隊
    • 未來規劃
  • 防疫科技研發成果
  • 可授權技術
  • 聯繫我們
  • 最新消息
  • 首頁
  • 防疫科技研發成果

建立急診呼吸道快速病毒篩檢系統

分享

防疫科技研發成果

  • COVID-19大流行下之建議 放寬社交距離防疫措施之疫情解封指數
  • 針對細胞Furin蛋白酶研發 抗新冠病毒之潛力新穎藥物
  • 風險態度與防疫行為
  • 誘餌抗體ACE2-Fc
  • 建立跨境相關性與本地利基的 國際夥伴關係
  • 更多

建立急診呼吸道快速病毒篩檢系統

計劃主持人 : 李建璋醫師/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急診醫學部

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防疫科學研究中心

• 成果摘要

1.    多重PCR檢測:BioFire RP2.1 Panel 快速檢測有感染可能性的病患,及針對沒有明確接觸史的人進行篩檢。
2.    開發病原體特定的地理監視系統:申請有呼吸道綜合症的病患地理資訊,以期監測是否有群聚現象。
3.    流感與電腦影像的結合:使用人工智慧結合臨床數據及X光,預測流感病患死亡機率。

 

• 成果內容

1. 多重PCR檢測:完成肺炎套組採購,收案階段中,已收106名疑感染COVID-19病患檢測,檢驗結果皆為陰性;另有病患檢測出鼻病毒。
2. 開發病原體特定的地理監視系統:完成倫理委員會申請,正在取得醫整庫資料,申請發燒、呼吸道症狀、流感及病毒感染病患結合地理資訊,點出病患分層地理分布,觀測症狀是否有群聚問題。
3. 流感與電腦影像的結合:初步完成電子病歷,使用主成分分析及貝氏網路機器學習建立臨床預測模型,測試資料準確度達0.85,下一階段使用深度學習結合影像,對流感病患的死亡做預測,最終建立整合的預測系統。

• 成果亮點及應用

1. 多重PCR檢測:急診建置BioFire RP2.1 Panel,可有效將TAT由4~6小時縮短至45分鐘,快速檢驗22種病毒(包括SARS-CoV-2),有效針對沒有明確接觸史的人進行篩檢。
2. 開發病原體特定的地理監視系統:使用發燒、呼吸道症狀、流感及病毒感染病患資訊,結合地理資訊做階層性地圖,監測是否有群聚現象,症狀監測可作為預防疾病暴發的手段。
3. 流感與電腦影像結合:使用機器學習,整合電子病歷及影像,運用在臨床,對流感病患的死亡做預測,最終建立整合的預測系統。

 

  • Address: 11571 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一段130巷99號C127室
  • Phone: 02-2652-2677轉14
  • Email: dcc@biip-dcc.org

Copyrights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by Research Center for Epidemic Prevention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