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社會流動!以科技防疫抓出官方確診以外的黑數

編按:台灣確診人數每天再創史上新高,現在我們除了必須關心官方確診數字以外,還要注意到有些不會完成確診的流程,也就是官方確診以外的黑數。

在台灣疫情出現黎明前的這段黑暗期,希望大家藉由降低社會的流動,同時加強科技防疫,減少焦慮,攜手共度難關!

在鬆綁、共存、流感化之前,為了攤平峰值,請大家忍耐一段時間的嚴管⋯⋯

如果估計台灣全人口的「官方確診」統計達15%!代表在未來的八個月,我們平均每天需要「官方確診」一萬5000人⋯⋯更令人擔心的是峰值。

去年的校正回歸,大家應該都印象深刻。到目前為止,法定傳染病的流程也造成衞政、醫院同仁人仰馬翻。

快篩陽性的確診人數不斷飆高,台灣疫情再度升溫,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unsplash
快篩陽性的確診人數不斷飆高,台灣疫情再度升溫,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unsplash

回想一下確診的過程:因為有症狀就醫或篩檢、因為有接觸史希望釐清個人狀態、因為擔心或機構的要求⋯⋯事實上,目前的確診除了快篩陽性外,還需要到醫院完成PCR,然後由醫師向疾管署進行法定傳染病通報,再由中央向地方政府進行一系列的活動⋯⋯

當社會開始接受用快篩來取代隔離時,我們什麼時候開始考慮去中央化的流程?由快篩來啟動整個照護程序。

官方確診以外的黑數

確診對政府很重要,因為這個數據涉及法律授權和預算執行。確診對個人可能重要,因為涉及權益,譬如請假、防疫補貼、保險給付、獲得醫療的期待⋯⋯

然而每個人期望不同,有些人不會完成確診的流程,便成為官方確診以外的黑數。

如果我們可以放寬確診的流程,要求快篩陽性者返家啟動居家照護,放棄奔波於醫院尋求PCR確診,要求確診者通知可能的密切接觸者並自行快篩,給予窗口向民政系統聯繫,取得關懷服務和快篩試劑。

同時連動衞政系統,啟動居家照護評估流程,簡化法定傳染病通報並縮短隔離天數。希望降低社會的流動,同時取得最大的公民協作和減少人民的焦慮⋯⋯

科技防疫的簡單構想

簡單想法如下:

設計一個類似實聯制的QR Code「快篩陽性通報流程」,當民眾在任一個場合快篩陽性,請盡速返家待命。並使用這個QR Code通報流程,由民眾自行載入身分證字號、手機號碼、姓名、出生年月日、戶籍地、詳細居家照護的通訊地址。並取用手機的鏡頭,拍攝兩張照片:

第一張:身分證或健保卡正面,連同完整快篩陽性檢體。

第二張:身分證或健保卡的背面,連同被破壞的陽性快篩檢體。

完成後送出。資訊後台要能承受每日超過10萬流量匯入的能力和資安的要求。

資訊自動分類至各個戶籍地(法傳統計)。轉送居住地縣市政府,依通訊地址啟動民政關懷服務。以手機號碼啟動居家照護健康服務。每個身分證字號三個月內只能啟動一次!

啟動後即開啟雙向簡訊功能:自動推播防疫相關須知、連結及每日計劃。如解隔日期⋯⋯

此項計劃是希望藉由台灣資通訊的優點,啟動去中心化法定傳染病通報,解除公衞和醫院的繁瑣流程、公民協作、加速整體照護。減少快篩陽性需要PCR再確診的社會流動和人民焦慮⋯⋯

重現一次科技防疫的高度。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遠見華人精英論壇文章:
確診醫護自責為何是我?同事暖答:你比較勇敢吧
想打斷疫情傳播鏈,關鍵在居家照護!社區應更加寬容應對